基于RFID技术的安全帽管理解决方案
一、客户需求阐述及方案简介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即无线射频识别,是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一项自动识别技术。一个典型的RFID系统由射频电子标签、读写器或阅读器以及天线三部分构成。它集编码、载体、识别与通讯等多种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技术,主要原理是利用无线电波对一种标记媒体进行读写、识别的过程,非接触性是它明显特征。在实际应用中,读写器将特定格式的数据写入RFID标签,然后将标签附着在待识别物体的表面。读写器亦可无接触地读取并识别电子标签中所保存的电子数据,从而实现对物体识别信息的远距离、无接触式采集、无线传输等功能。
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我司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了开放式和通道闸式两种实施方案
(一)开放式考勤管理方案
此种情况下,施工区出入口为开放式
如图所示,该种情况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是与考勤挂钩,之所以如此设计有两大利处,一是安全事故及时发现和处理,当发生安全事故时,工作人员通过系统平台的进出原始记录,可以非常快速的知道,哪些区域哪些班组哪些具体人员正在工地现场,为搜救指出非常明确的方向;二是通过正规化的考勤管理有效避免农民工工资被拖欠以及赖账的情况发生,一个建筑项目的施工因为工种的不同出现多层转包属于行业内很普遍的现象,所以同一个工地出现多个独立施工队非常普遍,如果小包工头不讲诚信,挪用工程款,农民工如果没有完善的考勤证据维权就显得非常艰难;而通过安装有电子标签的安全帽进行考勤的规范管理,RFID感应器自动记录每天进场、出场精确到秒的时间信息,并在月初自动生成上个月的考勤记录,项目部会将信息核实无误后各方签字确认,确认表单项目部备份并公示。公示后的考勤记录作为务工人员到岗的依据,这就形成了拿工资的原始依据。
实施细则如下:
1 安全帽登记下发,在每个安全帽上安装一个电子标签,并进行编号管理,施工人员在领用安全帽时,在系统内登记该人员所属的分包小组,工种内容,姓名、身份证号、岗前安全教育记录、上岗证书及个人照片等资料。
2 在大门口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在出入口安转进出各一套或者多套RFID感应器
3 把RFID感应器信号线接入到考勤管理中央控制模块,并安装一套LED显示屏显示考勤内容
4 当人员进出时,关注LED屏上是否显示个人基础信息
(二)通道闸式门禁考勤方案
如图所示该方案相对简单,只需在原有通道闸基础上扩展RFID感应器即可,施工人员走到闸口时,RFID感应器感应到安全帽上电子标签,存储进出记录并开闸放行即可,增加的设备同上一方案的电子标签和RFID感应器。